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成語故事 > 正文

無功受祿
成語故事

無功受祿11.jpg

成語解釋:

        無功受祿,指沒有建立功勞而接受俸祿。形容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

成語出處:

        《詩經(jīng)·魏風·伐檀序》:“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 這句話的意思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貪婪卑鄙,即使沒有做出任何貢獻也能享受俸祿,這使得有德行的君子無法得到進升的機會。

成語來源:

        這個成語源于古代中國的《詩經(jīng)》,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于公平正義的向往和對于貪污腐敗的不滿。

引申意義:

    引申為沒有付出努力或沒有做出貢獻而得到不應得的回報。

比喻意義:

        通常用來比喻某人沒有付出勞動或沒有立下功勞,卻享受了相應的待遇或得到了不應得的利益。

近義詞:

        不勞而獲,意指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反義詞:

        論功行賞,意思是按照功勞的大小給予不同獎賞,強調(diào)根據(jù)實際的貢獻給予相應的回報。

成語辨析:

        “無功受祿”和“不勞而獲”都表示沒有付出而得到利益,但“無功受祿”更側重于指出沒有功勞卻接受了報酬或待遇,而“不勞而獲”則更廣泛地指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好處。

文化內(nèi)涵與智慧:

        這個成語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公平正義和勤勞付出的重視。在中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只有通過辛勤的努力和實際的貢獻,才能獲得相應的回報和地位。無功受祿被視為一種不正當?shù)男袨?,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破壞。因此,這個成語也蘊含了鼓勵人們勤奮努力、追求公正的文化智慧。

故事:

        在奴隸社會,奴隸們過著悲慘的生活,他們每天耕種、打獵、紡織、釀酒……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不時受到奴隸主的鞭打,奴隸主們卻不用勞動,錦衣玉食,享受奴隸們的勞動果實,過著奢侈的生活。
        一天,奴隸們在河邊伐樹,清清的河水微微泛起波浪,“坎坎”的伐木聲在中午的靜謐中傳得很遠。奴隸們在烈日中揮汗如雨,已到了中午時分尚未吃飯,腹中空空,抬眼望見河對岸奴隸主的深宅大院,屯積著滿倉的糧食,懸掛著大大小小的獵物,不禁悲憤莫名。
        奴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控訴著奴隸主,后來的樂師把它整理出來,就形成了一首詩,名叫《伐檀》。
        《伐檀》序中寫道:“在位貪鄙,無功受祿。”就是指責奴隸主不勞而獲的。這首詩寫道:
        坎坎地砍那檀樹呀,
        把它放在河邊啦。
        河水清清起著波浪,
        你不耕種不收割,
        為什么拿走千束萬束的禾把呀?
        你不上山狩獵,
        為什么你院子里掛著豬獾呀?
        那些“大人先生”呀,
        可不是白吃米飯啊!
        后來,成語“無功受祿”,用來形容沒有功勞而享受優(yōu)厚的待遇。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說明: 本文檔由創(chuàng)作者上傳發(fā)布,版權歸屬創(chuàng)作者。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點擊申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