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材概述別名:芍藥,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具有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癥。藥材中常有“白芍”與“赤芍”...[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藥材概述別名:芍藥,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具有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癥。藥材中常有“白芍”與“赤芍”...[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杭白芷、香白芷。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杭白芷,以根入藥。具有散風祛濕、排膿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鼻塞、眉棱骨痛、鼻炎、鼻竇炎、牙痛、白帶、癰腫瘡瘍等癥,亦為常用調味香料。山東各地均有栽...[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生曬術,為菊科植物白術塊根。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癥。主產于浙江省,現(xiàn)山東引種成功,各地均有栽培。二、植物形態(tài)白術...[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山百合、百合瓣、山豆子花,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的地下鱗片。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等癥。山東省山區(qū)有少量野生,現(xiàn)已進行家種,各地均有栽培。二、植物形態(tài)...[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為天南星科半夏的干燥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等功效。主治痰飲咳喘、胸脘痞脹、惡心嘔吐、痰厥不語、風痰眩暈等癥;生半夏外用可消癤腫。半夏廣泛...[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萊陽沙參、遼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以干燥根入藥。具有養(yǎng)胃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肺燥干咳、口渴等癥。主產于山東、河北、遼寧等地,其中山東產量最高。與被俗稱為“南沙參”的桔梗科...[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破故紙、婆固脂、胡韭子,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成熟果實。具有補腎壯陽、補脾健胃等功效。主治腰膝冷痛、老人尿頻、遺尿、黎明泄瀉等癥,外治白癜風、雞眼等病癥。主產于河南、四川、山西、甘肅、安徽等地...[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大柴胡、金絲柴胡、苗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根。具有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提中氣等功效。主治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不調等癥。山東各山區(qū)皆有野生柴胡分布...[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地下根莖,干燥后供藥用。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等功效。主治頭痛、經閉、腹痛、胸脅痛、風濕痛、跌撲損傷等癥。主產于四川,山東泰安、煙臺、濰坊等地。二、植物形態(tài)川芎為多年生草本...[繼續(xù)閱讀]
一、藥材概述別名:靛葉,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其根亦供藥用,名為板藍根。有清熱、涼血、解毒等功效。主治溫病發(fā)熱、口舌生瘡、瘡癰腫毒等癥。山東各地廣為栽培。二、植物形態(tài)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100cm。根肥厚...[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