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動詞是表示對客觀對象有所給予的動詞。施與動詞一般都能帶兩個對象賓語,一個是近賓語,一個是遠(yuǎn)賓語,因此施與動詞也可稱為“雙賓動詞”。如:①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尚書·洪范》)②冉子與之粟五秉。(《論語·雍也》)③...[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施與動詞是表示對客觀對象有所給予的動詞。施與動詞一般都能帶兩個對象賓語,一個是近賓語,一個是遠(yuǎn)賓語,因此施與動詞也可稱為“雙賓動詞”。如:①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尚書·洪范》)②冉子與之粟五秉。(《論語·雍也》)③...[繼續(xù)閱讀]
承受動詞是表示承接、受理的動詞。承受動詞的動作施向與施與動詞正好相反,一般說來,也只能帶對象賓語。如:①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階。(《尚書·顧命》)②王享國百年。(《尚書·呂刑》)③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繼續(xù)閱讀]
求取動詞是表示需求、索取的動詞。求取動詞可以帶對象賓語。如:①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尚書·盤庚》)②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書·召誥》)③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④十二月,鄭人奪堵狗之...[繼續(xù)閱讀]
使令動詞是具有使令意義的動詞。使令動詞一般都要帶“兼語”。兼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代詞。兼語的賓語性質(zhì)遠(yuǎn)大于它的主語性質(zhì),因此它實際上是使令動詞的對象賓語。如:①命汝作納言。(《尚書·堯典》)②子路使子羔為費宰...[繼續(xù)閱讀]
趨向動詞(甲)是表示具有一定運動方向的及物動詞。趨向動詞(甲)常帶處所賓語。如:①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論語·先進》)②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勸學(xué)》)③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繼續(xù)閱讀]
變化動詞是表示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動詞。變化動詞只能帶結(jié)果賓語。如:①惟汝自生毒。(《尚書·盤庚》)②臣作朕股肱耳目。(《尚書·皋陶謨》)③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④離婁之明,公輸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繼續(xù)閱讀]
判斷動詞是表示句子主語和賓語可以構(gòu)成判斷關(guān)系的動詞。上古漢語的中期和后期,語言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判斷動詞的個別用例,但這也只是源頭濫觴而已。如:①桀溺曰:“子為誰?”(子路)曰:“為仲由。”(《論語·微子》)②左師曰:“誰為...[繼續(xù)閱讀]
類比動詞是表示主語和賓語具有比喻關(guān)系的動詞。類比動詞只能帶類同賓語。類同賓語雖指明主語和賓語是不同客體,但彼此間仍存在某種共性。如:①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尚書·堯典》)②有若無,實若虛。(《論語...[繼續(xù)閱讀]
存現(xiàn)動詞(甲)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與否或有無的及物動詞。存現(xiàn)動詞(甲)常帶施事賓語。施事賓語是指語法上的賓語是事實上的主語(主體)。如:①井有仁焉。(《論語·雍也》)②庖有肥肉,廄有肥馬。(《孟子·滕文公下》)③魯無君子者...[繼續(xù)閱讀]
趨向動詞(乙)是表示具有一定運動方向的不及物動詞。趨向動詞(乙)后可以帶處所補語或時間補語,也可以不帶,作零位。如:①揖讓而升,下而飲。(《論語·八佾》)②衛(wèi)將軍文子見曾子,曾子不起。(《韓非子·說林下》)③樹落則糞本。...[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