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詞 > 【權德輿】 詩詞 > 正文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唐 - 權德輿

杳杳塵外想,悠悠區(qū)中緣。
如何戰(zhàn)未勝,曾是教所牽。
展開全文
遠郊有靈峰,夙昔棲真仙。
鸞聲去已久,馬跡空依然。
丹崖轉初旭,碧落凝秋煙。
松風共簫颯,蘿月想嬋娟。
內兄蘊遐心,嘉遁性所便。
不能棲枳棘,且復探云泉。
中有冥寂人,閑讀逍遙篇。
聯(lián)袂共支策,摳衣賞絕編。
徐行石上苔,靜韻風中弦。
煙霞濕儒服,日月生寥天。
新詩來起予,璀璨六義全。
能盡含寫意,轉令山水鮮。
若聞笙鶴聲,宛在耳目前。
登攀阻心賞,愁絕空懷賢。
出處豈異途,心冥即真筌。
暫從西府檄,終臥東菑田。
不嫌予步蹇,但恐君行膻。
如能固曠懷,谷口期窮年。
收起
更多詩詞內容,請進入學習中心 >>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于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聞其材,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于道,年六十。贈左仆射,謚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