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學術界對秦漢魏晉時期巴蜀地方歷史的研究程度逐漸加深,所取得的成果亦不斷增多,但是仔細審視,仍有不足。許多研究成果多凸顯“地方”視角而忽略“中央”與“地方”并存這一歷史場景及二者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因此...[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近年來, 學術界對秦漢魏晉時期巴蜀地方歷史的研究程度逐漸加深,所取得的成果亦不斷增多,但是仔細審視,仍有不足。許多研究成果多凸顯“地方”視角而忽略“中央”與“地方”并存這一歷史場景及二者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因此...[繼續(xù)閱讀]
自唐代以來,歷代詩人頗多詠馬嵬之作。[2]分析此類詩作,將有助于我們深入探討馬嵬之變、李楊關系、楊妃命運,以及古今都存在的楊貴妃文化現象等諸多問題。一最早詠馬嵬事者,為杜甫。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春,距馬嵬之變僅半年余...[繼續(xù)閱讀]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滅佛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方面雖有積極作用,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負面影響,比如造成佛教文化一度萎縮。其中,尤以對佛教造型藝術的毀損最為明顯。鑒于學界尚無專文亦無哪本書有...[繼續(xù)閱讀]
陸羽在《茶經·一之源》提出:“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盵2]這一說法,被視為中國古代“茶德”說的濫觴,也是陸羽將飲茶這樣一種日常生活內容明確提升到精神層面的一個標志,中國古代茶精神文化至此得以確立。陸羽沒有直截了...[繼續(xù)閱讀]
隋末唐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之一,從大業(yè)末年開始,直到武德后期,十來年中,天下大大小小的分立割據勢力層出不窮、此起彼伏。當時全國除了巴蜀一帶較為安定之外,其他地區(qū)不分東西南北,均陷入極大的亂局之中,嶺南也不...[繼續(xù)閱讀]
宋朝自寧宗嘉定以后至被滅亡,為兩宋晚期,歷時約72年(1208—1279)。宋理宗趙昀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皇帝,他在位40年(1225—1264)之久,亦是兩宋18位皇帝中在位時間僅次于宋仁宗(在位41年)的皇帝。在宋理宗時期的宰相中,鄭清之是最為著名...[繼續(xù)閱讀]
“天命”觀念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至關重要,然而它的內涵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卻并不“一以貫之”,其在不同時代政治上發(fā)揮的作用也并不相同。秦漢以降,天命觀在王權政治中有兩大重要的運用:一是說明王權合法性的“五德轉...[繼續(xù)閱讀]
聶歷山在1936年首次報道了黑水城出土文獻中存有醫(yī)方“紫菀丸”的消息[2],20世紀70年代,王靜如詳細介紹了甘肅武威出土的一紙醫(yī)方,[3]西夏的醫(yī)藥從此進入了學界的視野。然而,真正意義上的西夏醫(yī)方解讀工作僅僅在最近幾年才剛剛...[繼續(xù)閱讀]
張?zhí)朴⑹潜彼位兆诔紫鄰埳逃⒅?蜀州新津(治今四川新津)人,因撰有《蜀梼杌》《仁宗君臣政要》《唐史發(fā)潛》等史著而見稱于當代及后世。南宋時王偁所著《東都事略》和元修《宋史》均在其弟張商英傳后附其傳,譽其“有史材...[繼續(xù)閱讀]
歷日頒賜即王朝每年向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和認同王朝統(tǒng)治的周邊民族政權頒賜歷法、宣布正朔,“正”是指一年之始,“朔”是指一月之始,厘定正朔是頒賜天下的歷法的基本內容。正朔的發(fā)布與接受是關系到王朝的治權能否實現的大問題...[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