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危機干預過程中,干預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來訪者的認知,讓來訪者學會應對困難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這不但有助于來訪者順利渡過當前的危機,也有利于將來的適應。實踐中,咨詢師可依次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① 會談疏泄被壓抑的情感,澄清來訪者的情緒狀態(tài)。② 幫助來訪者認識和理解危機...[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在心理危機干預過程中,干預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來訪者的認知,讓來訪者學會應對困難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這不但有助于來訪者順利渡過當前的危機,也有利于將來的適應。實踐中,咨詢師可依次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① 會談疏泄被壓抑的情感,澄清來訪者的情緒狀態(tài)。② 幫助來訪者認識和理解危機...[繼續(xù)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很多同學即使不在武漢也特別焦慮,刷著微博坐立難安,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沒兩分鐘就拿出手機來看一看,越看越氣餒、越看越沮喪……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這是替代性心理創(chuàng)傷。替代性心理創(chuàng)傷通常是指在目擊大量殘忍、破壞性場景之后,由于其損害程度超過心理和情緒的耐受極限,從而產...[繼續(xù)閱讀]
如果你身邊有親人或者朋友被感染了,你可能會出現慌張、不知所措、焦慮等情緒,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心里七上八下、沒著沒落。其中,不確定感可能是你最大的心理特征。當自己的健康狀態(tài)搖擺于正常與危險之間時,你可能無法接受,并且急切地需要尋求一個確定的答案,從而出現強迫性...[繼續(xù)閱讀]
當前,如果你身體狀況良好,那么對你來說,“自我隔離”就是表達愛自己、愛社會、支持抗擊疫情工作的最好方式。“工作久了想休息,休息久了想出去”,這是社會人的正常需求。誠然,自我隔離對我們已經養(yǎng)成的平衡的工作生活方式產生了一定的破壞性,當平衡被破壞,自然會引起身體和心理的不適應。可能出...[繼續(xù)閱讀]
對任何人來說,突然的人身自由“限制”可能讓人產生各種情緒的波動,在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情緒與感受都有可能產生,常見的有慌張、不知所措、被拋棄感、憤怒、孤獨、沮喪等。這些都是正常人在非正常情況下的自然反應,不要刻意壓抑這些情緒,而是找到合適的途徑允許自己體驗和表達這些復雜的情緒與...[繼續(xù)閱讀]
在疫情壓力下,你可能會出現以下變化。(1)生理變化。你可能會感到自己的身體有些許疼痛,但是又說不出是為什么;你可能會產生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你的飲食和睡眠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晚上難以入睡或者沒有胃口等。(2)情緒變化。你可能會陷入一種高頻率、長時間的情緒波動之中,你可能會...[繼續(xù)閱讀]
(1)主動敘述內心,釋放自我張力。在疫情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人們的各種擔心與憂慮就會出現。不確定的處境容易讓人患得患失,此時分散注意力顯得非常重要。保持與外界的溝通,可以當面講述,或借助電話、微信等通信工具向親朋好友講述自己的生活發(fā)生的變化,有助于緩解患病大學生的消極情緒。當然,當一...[繼續(xù)閱讀]
大學生屬于較年輕群體, 喪親后, 部分人難以接受親人離世的現實, 會產生十分強烈的憤怒和怨恨情緒,以及難過卻又無可奈何的無助情緒。喪失親人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也有一定影響, 如“失去關心他人的能力”“難以信任他人”等。喪親大學生可以主動做到以下幾點:(1)保證睡眠與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進行...[繼續(xù)閱讀]
對身處情況較為嚴重疫區(qū)的大學生來說,其心理狀況不容忽視。(1)人身自由突然被“限制”,被“隔離”,換作任何人,情緒都會產生波動,我們要做的是學習如何面對“隔離”。這時,可能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比如慌張、不知所措、憤怒、沮喪、孤獨感、被拋棄感等,前面提到,這些都是正常人在非正常情況下的自...[繼續(xù)閱讀]
在焦慮的過程中,有些大學生可能出現“疑病”癥狀,表現為過分在意自己是否患病。疫情暴發(fā)的大環(huán)境下,一些大學生一旦出現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便會懷疑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盡管疑病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即在特殊時期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和對社會負責的表現。但是...[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