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眼科解剖學 > 列表
眼科解剖學 共有 206 個詞條內容

三、眼瞼的神經支配

    眼瞼的神經支配有三種來源:即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及交感神經。1.運動神經:上瞼提肌是受動眼神經分支支配,司提上瞼功能。眼輪匝肌是受面神經的分支支配,司眼瞼的閉合。2.感覺神經:眼瞼的感覺神經主要為三叉神經的眼支及上頜...[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1.瞼結膜

    瞼結膜是覆蓋于眼瞼內面的結膜,起于瞼緣,止于穹隆部結膜,可分為三部分。(1)瞼緣部結膜:該部為皮膚與結膜的移行部分,由復層上皮組成。瞼緣結膜起自瞼后緣,向后方延伸約3mm達到一淺溝,稱為瞼板下溝,瞼板下溝為血管穿過瞼板分布...[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2.穹隆部結膜

    穹隆部結膜是介于眶部結膜與球結膜之間的囊袋樣結構。除內眥區(qū)由于淚阜及結膜半月皺襞的存在造成幾乎無穹隆樣構造外,其余上下外側均有囊袋樣構造。上穹隆深至上眶緣,距上瞼緣約10~13mm,距角膜緣約8~10mm。下穹隆略淺,距下...[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3.球結膜

    球結膜是介于穹隆結膜與角膜緣間部分的結膜,既是結膜中最薄的部分,又是最透明的部分。因此鞏膜部分透過球結膜可見其下白色的鞏膜及走行清晰的血管。球結膜與其下方的組織連接松弛,既有利于眼球的運動,同時也為炎性水腫時...[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1.上皮層

    較薄,由2~4層柱狀上皮構成。(1)瞼結膜:眼瞼瞼緣主要被皮膚覆蓋。自瞼板下溝起往前由復層鱗狀上皮組成。上下瞼結膜的結構略有不同;上瞼結膜的上皮為兩層,表層為高柱狀細胞,核呈卵圓形,深層為立方形細胞組成,核呈圓形;下瞼結...[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2.固有層

    結膜固有層即結膜下組織。該層又分為淺表的腺樣層及深部的纖維層。(1)腺樣層:該層僅在出生后3個月才逐漸出現(xiàn),該層由纖維結締組織形成交織的網狀,在網眼中彌漫分布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肥大細胞,該層厚約50~70μm,尤其在穹...[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1.克勞氏腺 (Krause腺)

    >是一種存在于上穹隆結膜下連接組織深部的副淚腺,大小約0.1~1.0mm。組織結構類似淚腺組織,上穹隆約有42個,下穹隆約有6~8個,腺體內的排泄管匯合成一大導管開口于穹隆部,在行上瞼下垂手術時保護瞼板上緣的完整性是重要的,因副...[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2.華夫林氏腺 (Wolfring腺)

    較Krause氏腺大,也是一種副淚腺,主要沿上瞼板上緣附近分布約2~5個,下瞼板下緣較少,約2個。分泌腺管比較短粗,由與結膜上皮類似的立方體形,圓柱形上皮細胞組成。...[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3.亨利氏腺 (Henle腺)

    位于瞼結膜上緣系存在于上皮細胞之間數(shù)量不等的單細胞粘液腺,并非真正的腺體,實際上僅是結膜皺褶,此腺與其周圍結膜一樣被以上皮。這些腺體的功能分泌粘液、漿液成分,與淚腺液共同組成淚膜、濕潤并保護前部眼球。...[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

四、半月皺襞和淚阜

    半月皺襞實際為結膜組織的一部分,位于角膜內緣以內、淚阜以外,呈半月形的結膜皺褶,其凹面向角膜,凸面向淚阜。上下角分別指向下上穹隆,中央部寬約2mm。其凸面旁有一腔隙為積蓄淚液的場所。其組織學結構與球結膜有所不同,上...[繼續(xù)閱讀]

眼科解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