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常見癥狀體征 > 列表
常見癥狀體征 共有 37 個詞條內容

第四節(jié) 無尿、少尿與多尿

    一、概述少尿(oliguria)是指成人24h尿量<400ml或每小時尿量<17ml。無尿(anuria)是指成人24h尿量<100ml或12h完全無尿稱為無尿。多尿(polyuria)是指24h的尿量超過2500ml。二、發(fā)生機制(一)少尿或無尿的機制1.腎前性少尿或無尿腎前性少尿或...[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五節(jié) 尿頻、尿急與尿痛

    一、定義和病因(一)概念1.尿頻(frequentmicturition)正常成人日間平均排尿4~6次,夜間就寢后0~2次。單位時間內排尿次數(shù)明顯超過正常范圍稱為尿頻。2.尿急(urgentmicturition)尿急是指尿意一來即需排尿,難以控制的癥狀。3.尿痛(odynuria)尿痛...[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一節(jié) 貧血

    一、概論貧血(anemia)是指循環(huán)血液中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Hb)濃度,紅細胞(RBC)計數(shù)和(或)紅細胞比容(HCT)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和地區(qū)正常人的平均值。臨床實踐中一般認為血紅蛋白的濃度較為重要。因為小細胞或大細胞性貧血時,紅細胞...[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二節(jié) 脾腫大

    一、概述脾臟為腹膜后位器官,呈長橢圓形。位于左上腹部,即左季肋部后外側,在膈肌和左肋弓的底下,第9~11肋間腋前線至腋后線之間,為第9、10、11肋骨所遮蓋。脾上極(端)位于左腋中線第9肋高度,距后正中線左側4~5cm,與第12胸椎同...[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三節(jié) 淋巴結腫大

    一、總論淋巴結是人體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細胞增殖與分化的場所,其主要功能是濾過淋巴液,產生淋巴細胞和參與機體的免疫反應。正常的淋巴結一般很小,直徑多在0.2~0.5cm之間,呈蠶豆形或橢圓形,質地柔軟,扁平,表面無壓痛,與周圍...[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四節(jié) 白細胞異常

    一、白細胞異常的定義與病因(一)概念白細胞異常包括白細胞數(shù)量異常、白細胞形態(tài)和功能異常,臨床上以白細胞數(shù)量異常最為常見,本章主要討論白細胞數(shù)量異常。外周血中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10)×109/L。外周血白細胞數(shù)高于10×10...[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五節(jié) 皮膚黏膜出血

    一、皮膚黏膜出血的定義與病因(一)概念皮膚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hemorrhage)是由于機體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礙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或局限性皮膚黏膜自發(fā)性出血或損傷后難以止血為臨床特征。(二)病因與發(fā)病機制皮膚黏膜出血的病因包括...[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一節(jié) 肥胖

    一、定義和病因(一)概念肥胖(obesity)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體重增加和(或)體內脂肪分布異常,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常由于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并引起人體...[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二節(jié) 消瘦

    一、消瘦的定義與病因(一)概念消瘦是指體重減輕,通常認為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10%以上者為消瘦。體重是反應機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成年人標準體重的簡單計算方法: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也可以用體質指數(shù)判斷是否消瘦...[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

第三節(jié) 甲狀腺腫

    一、定義與病因(一)概念由于甲狀腺腫大引起的頸部腫塊稱甲狀腺腫(goiter),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正常甲狀腺15~25g,超過35g時,其外形可見。臨床上在頸前下、氣管旁或甲狀腺部腫物如能隨吞咽動作上、下活動者,一般應考慮為甲狀腺腫...[繼續(xù)閱讀]

常見癥狀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