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針刀臨床 > 列表
針刀臨床 共有 553 個詞條內容

頸部血管

    頸部動脈起源于主動脈,在頸部的主干為頸總動脈和鎖骨下動脈(圖2-49),右側發(fā)自頭臂干,左側直接發(fā)自主動脈弓;頸部靜脈與動脈伴行,主要有頸內靜脈及鎖骨下靜脈,均注入頭臂靜脈,以后經上腔靜脈返回心臟。圖2-49 頸部動脈(一)頸部...[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頸部神經

    頸部神經包括頸神經和腦神經兩部分。頸神經共有8對,第1對在寰椎與枕骨間,其次6對在同序椎骨上側,第8對由第7頸下側的椎間孔傳出。頸部的腦神經有第9、10、11、12對,即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一)頸神經的前支...[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眼部體表標志

    1.眼部的體表標志(圖2-61)(1)眼瞼 分為上瞼和下瞼;上下瞼的游離緣稱瞼緣,上下瞼內外兩側連接部分稱為內、外眥。圖2-61 眼部的體表標志①上瞼 以眉為界,下緣以瞼緣為界,內至內眥角,外至外眥角。②下瞼 上界為下瞼緣,內外界...[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眼部弓弦力學系統(tǒng)

    眼部弓弦力學系統(tǒng)由靜態(tài)弓弦力學單元和動態(tài)弓弦力學單元及輔助裝置(滑囊、脂肪及皮膚)組成,眼部靜態(tài)弓弦力學單元由弓(眼部骨骼)和弦(眼部關節(jié)囊、韌帶、筋膜)組成,眼部動態(tài)弓弦力學單元由弓(眼部骨骼)和弦(眼部骨骼肌)組成...[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眼部血管、神經分布

    1.眼眶的血供 眼眶部的血管存在著某些變異,但眶內的血管與眶內的結締組織隔存在相對恒定的位置關系。動脈通常穿行于眶脂肪中并形成放射狀走行系統(tǒng)(圖2-78,圖2-79)。圖2-78 眼部深層動脈圖2-79 眼部淺層動脈靜脈常走行于結締...[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鼻部體表標志

    鼻為呼吸道門戶,也是嗅覺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竇三部分組成。鼻腔位于顱底與口腔之間,旁與鼻竇相連,中間由鼻中隔將鼻腔分成左、右兩側,前經鼻前庭通前鼻孔,后經后鼻孔接鼻咽。鼻腔冠狀切面呈三角形,頂部狹窄,底部較寬。圖...[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鼻部體表投影

    鼻竇是鼻腔周圍上頜骨、篩骨、顴骨、蝶骨內的含氣空腔,均有竇口與鼻腔相通。鼻竇黏膜與鼻腔黏膜相延續(xù),均為纖毛柱狀呼吸上皮。鼻竇左右成對,共計4對,分別為上頜竇、篩竇、額竇、蝶竇(圖2-84)。圖2-84 鼻竇的體表投影1.上頜竇...[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鼻部弓弦力學系統(tǒng)

    (一)鼻部靜態(tài)弓弦力學單元1.弓(圖2-85)(1)鼻骨 是成對的長方形骨板,位于梨狀孔上方。上接額骨鼻部,形成鼻額縫;外緣接同側上頜骨額突;下緣與鼻外側軟骨相連;后面與篩骨正中板相接;兩側鼻骨的內線在中線處相互結合,向前隆起形成...[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鼻部血管、神經分布

    1.外鼻的血管、神經(1)血管 外鼻的動脈主要來自面動脈的分支、眼動脈的分支和眶下動脈的分支(圖2-88)。鼻背動脈(來自眼動脈)從內眥韌帶上方出眶,供應外鼻上部的動脈血。面動脈的鼻外側支供應鼻背、鼻翼的動脈血。篩前動脈的...[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

唇部體表標志

    上唇的正中部稱為人中;人中兩側堤狀隆起稱為人中嵴;皮膚與黏膜的交界處稱為唇紅緣;唇紅緣在兩側人中嵴的交點稱為唇峰;唇峰至上唇鼻孔基底部中點為上唇的標準長度,嬰兒一般長為12~14mm,成人15~17mm;唇紅的正中部黏膜較突起稱...[繼續(xù)閱讀]

針刀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