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世紀的猶太教經(jīng)籍*《塔木德》中對當時希伯來文本《圣經(jīng)》的稱謂。按照希伯來文本的編排,《圣經(jīng)》三部分次序為:《律法書》五卷,即《創(chuàng)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shù)記》、《申命記》;《先知書》八卷,即前...[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公元4世紀的猶太教經(jīng)籍*《塔木德》中對當時希伯來文本《圣經(jīng)》的稱謂。按照希伯來文本的編排,《圣經(jīng)》三部分次序為:《律法書》五卷,即《創(chuàng)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shù)記》、《申命記》;《先知書》八卷,即前...[繼續(xù)閱讀]
道教名詞?!爸巍睘槲宥访椎赖膫鹘厅c。二十四治中,首治為陽平治,由張陵及其子孫擔任首領(lǐng)(稱都功)。二十四治絕大多數(shù)在四川省內(nèi)。一陽平治,二鹿堂治,三鶴鳴治,四漓沅治,五葛治,六庚除治,七秦中治,八真多治,九昌利...[繼續(xù)閱讀]
耆那教的二十四位祖師。相傳其次序為:勒舍波提婆(abhadeva)或阿底那陀(Ᾱdinātha),阿耆達那陀(Azitanātha),桑波伐那陀(Sambhavanātha),阿毗難陀那(Abhinandana),蘇摩底那陀(Sumatinātha),巴特摩巴羅波(Padmaprabha),蘇巴爾斯伐那陀(Suparvanātha),旃...[繼續(xù)閱讀]
佛教戒律?!瓣取?梵文Skandha的音譯,亦譯“塞建陀”、“娑犍圖”;意譯“蘊”或“聚”,分類編集的意思,相當于品或節(jié)。一部完整的律,在前一部分分*五篇七聚,詳列戒條項目內(nèi)容,后一部分是關(guān)于教團修法儀式的規(guī)定以及僧尼衣食...[繼續(xù)閱讀]
相信存在善惡兩個互相對立之神而只以善神作為崇拜對象的宗教。*瑣羅亞斯德教、*諾斯替教、*摩尼教等均屬之。歐洲中世紀有些基督教的異端教派如*鮑格米勒派、*阿爾比派等也具有二元神教傾向。...[繼續(xù)閱讀]
摩尼教的根本教義和世界觀?!岸凇奔垂饷髋c黑暗;“三際”即初際、中際和后際,也即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該教認為,在原初沒有天地之際,光明與黑暗、善與惡是相對的二元,各擁有自己的王國。光明的德性是愛、信、忠實、崇高...[繼續(xù)閱讀]
基督教神學*基督論學說之一。*聶斯脫利所倡導。同意正統(tǒng)派所說基督具有神和人兩個本性;但不贊成說此二性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位格,而認為二者分別形成神、人兩個不同的位格。因此,作為人的耶穌為馬利亞所生,后被釘死于十字架;作...[繼續(xù)閱讀]
佛教三論宗的判教學說?!岸亍敝嘎暵劜睾推兴_藏,認為三論宗屬菩薩藏?!叭ㄝ啞?意謂三種佛法:(1)根本法輪,謂佛成道初為菩薩說“一因一果”的《華嚴經(jīng)》,為根本之教;(2)枝末法輪,認為佛說“一因一果”的“佛乘”(或稱“一...[繼續(xù)閱讀]
梵文Daabala的意譯。佛教用語。謂佛具有十種智力。據(jù)《俱舍論》卷二十九、《大智度論》卷二十五載,即:(1)知覺處非處智力,“處”,意謂道理,知道事物理與非理的智力;(2)知三世業(yè)報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的智力;(3)知諸禪解...[繼續(xù)閱讀]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名號。據(jù)《大乘義章》卷二十載:(1)如來(Tathāgata),即“乘‘如’實之道‘來’”而成正覺;(2)應(yīng)供(Arhat,音譯“阿羅漢”),即應(yīng)該享受人、天的供養(yǎng);(3)正遍知(Samyaksambuddha),即能夠正確遍知一切事物;(4)明行足(Vidyācara...[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