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重慶市西部。東鄰銅梁,西連安岳,北與潼南接壤,南同永川、榮昌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5°28′06″—106°01′56″,北緯29°22′28″—29°51′49″(圖1、圖2)。在歷史地理上,大足自古介于巴蜀、兩川之交,居成渝之間...[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大足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重慶市西部。東鄰銅梁,西連安岳,北與潼南接壤,南同永川、榮昌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5°28′06″—106°01′56″,北緯29°22′28″—29°51′49″(圖1、圖2)。在歷史地理上,大足自古介于巴蜀、兩川之交,居成渝之間...[繼續(xù)閱讀]
大足,秦以前屬巴國,秦屬巴郡。漢屬益州巴郡墊江縣(今合川)。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后為梁州(荊州、益州、楚州)巴郡墊江縣、宕渠縣(今合川)、合州墊江郡石鏡縣(今合川)地。北周時期,今境東北部為合州墊江郡石鏡縣地(今合川...[繼續(xù)閱讀]
大足為典型的丘陵地區(qū),自然地理結構呈多元狀態(tài)。地質結構分屬川中臺拱與川東褶皺兩大構造單元。地形地貌分為川中丘陵與川東平行嶺谷兩大地貌單元。蓋層分為川中平緩褶皺帶與川東南強烈坳褶帶。出露地層主要為中生界三迭...[繼續(xù)閱讀]
大足屬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熱量較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風氣候明顯。境內(nèi)0℃以下、40℃以上的極溫日極少,溫差變化小,對石刻造像影響不大。但由于相對濕度大,使裸露的石刻造像易滋生苔蘚霉菌,易導致石刻風化。據(jù)近、...[繼續(xù)閱讀]
大足石刻是大足區(qū)境內(nèi)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現(xiàn)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多達75處(圖5),造像5萬余尊,銘文10萬余字。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石窟最具特色3。各石窟相關信息詳見表1。圖5 大足石刻分布圖...[繼續(xù)閱讀]
總體而言,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道教、儒教,以及釋、道合一和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在唐宋36處石窟中,佛教造像區(qū)有20處(唐代3處、宋代17處,包括北山、寶頂山兩座大型石窟在內(nèi)),道教造像區(qū)有4處,儒、釋、道“三教...[繼續(xù)閱讀]
大足石刻中,已知最早的造像為開鑿于初唐永徽年間(650—655年)的尖山子石窟,其后200多年間僅新開鑿圣水寺石窟一處。這兩處初、中唐造像總共不過20龕。直至唐光啟元年(885年)昌州遷治大足后,石窟造像方漸大興。唐景福元年(892年...[繼續(xù)閱讀]
13世紀末和17世紀中葉,大足曾兩度遭受兵燹,除寶頂山圣壽寺迭遭焚毀、兩度重修外,境內(nèi)石窟造像未受大的破壞。元明以后,大足交通衰落,失去中心地位,偏居一隅,石窟又多掩于荒山野嶺之中,故亦未遭受人為和自然災害的重大破壞。...[繼續(xù)閱讀]
追述大足石刻的研究史,不能不首先說到清代著名學者張澍。因為在他之前,盡管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碑記目》中已有關于北山佛灣石窟《唐韋君碑》《吳季子墓碑》《高祖大風歌碑》《古文孝經(jīng)》《畫維摩石碑》等碑目的記載,但未...[繼續(xù)閱讀]
石窟寺考古學研究是開展石窟寺研究的基礎,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它既為當前研究服務,也為今后長期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并逐漸成為研究對象。更為重要的是,雖然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文物保護的觀念和理念不斷發(fā)展,文物保護的手...[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