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學知識 > 中藥臨床 > 列表
中藥臨床 共有 476 個詞條內容

第一節(jié) 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藥性的意思,是泛指與藥物療效、預防作用有關的各種藥物本身的屬性。在古代文獻中,藥性理論簡稱為藥性,也把藥性理論稱為藥理。藥性和藥味代表藥物的屬性的兩個方面,其中的“性”又稱為“氣”,是...[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二節(jié)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藥物作用于人體的趨向性,是指藥物作用于機體上下表里的不同趨向,表現(xiàn)的是藥物作用的性質。一般藥物作用于人體有四種趨向: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芍尾菹孪莸乃?一般有升的作用。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三節(jié) 歸經

    歸經,是指藥物對人體某些臟腑、經絡的走向、定位,即定位、定向藥性作用。藥物的歸經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的。由于經絡能夠通過人體的內外表里,所以一旦人體發(fā)生病變,體表的病癥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內在的臟腑,臟...[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四節(jié) 毒性

    神農嘗百草,自古中醫(yī)就認同中藥的毒性,認識到毒性、毒草、毒蟲。但在古代,毒又與治同義?!饵S帝內經》談到藥有大毒、常毒、小毒之分?!饵S帝內經》日:“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周禮》謂“聚毒藥以供醫(yī)事”,《易經》還說...[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一節(jié) 配伍

    藥物配伍,就是依照對疾病的臨床辨證診斷,按照病情需要和藥物的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藥物合在一起配合使用的用藥方法。在中醫(yī)藥發(fā)展萌芽時期,治療疾病都是采用單味藥,隨著人類對疾病認識逐漸深化,對于疾病的認識從簡到...[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二節(jié) 用量

    用量即藥劑的劑量。中藥的用量是臨床醫(yī)生依據病人病情的需要為達到治療作用所應用的藥量。劑量是中藥發(fā)揮藥效的基礎。中藥的用量直接關系療效。劑量不同,療效有別。劑量大小是否得當不僅直接關乎效果,同時也是確保用藥安...[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三節(jié) 劑型用法

    用法,即中藥的內服和外用方法。中藥傳統(tǒng)主要以煎服法為主,外用有炙法、敷法、洗浴法、溫燙法、吹喉法、點眼法、坐浴法等。內服藥丸、散、膏、丹、酒外,現(xiàn)代又發(fā)展片劑、膠囊、濃縮丸、滴丸、栓劑、注射劑等。1.湯劑:專指...[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第四節(jié) 用藥禁忌

    中藥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是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但由于藥具有一定的偏性,還有少數藥具有小毒、中毒、大毒性。為此,藥物在應用時,保證療效,還需要重視藥物的性能、科學用藥和注意禁忌。1.證候禁忌:藥物既能治病,就具有一定的...[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麻黃

    【常用藥名】麻黃凈麻黃麻黃絨炙麻黃【性味歸經】辛、微苦,溫。入肺、膀胱經?!竟πА堪l(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臨床應用】◆發(fā)汗解表。麻黃辛散、溫通、苦降之性,善散風寒,開腠理,透毛竅,通經絡,宣肺氣,故為“發(fā)表...[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

桂枝

    【常用藥名】桂枝嫩桂枝桂枝尖【性味歸經】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功效】發(fā)汗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九R床應用】◆發(fā)汗解肌。本品辛散溫通,散風寒,發(fā)汗解肌,調和營衛(wèi)。用于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表...[繼續(xù)閱讀]

中藥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