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葉。葉生物量、葉/枝和葉/稈生物量比為2年生>3年生>1年生。隨著竹齡的增加,枝、稈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枝/稈生物量比總體上呈增加的趨勢。2年生和3年生立竹枝、葉生物量分配比例顯著高于1年生立竹,稈生物量分配比例顯著小于1年生立竹。此外,隨著竹齡的增加,立竹減少了對08 mm枝生物量的分配,增加了對8 16 mm、16 mm以上枝生物量的投入,以提高空間拓展能力,截獲更多光資源。鉤梢強烈影響了生物量分配格局,顯著減小了麻竹立竹枝、葉、稈、地上生物量。鉤梢后麻竹立竹增加了枝、葉生物量分配比例,減少了稈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同時提高了單葉葉面積和單葉干質(zhì)量,增加了8 16 mm、16 mm以上枝生物量分配比例,減小0 8 mm枝生物量分配比例,以權(quán)衡枝葉的生長,提高立竹對環(huán)境的適合度。鉤梢后立竹葉/枝、葉/稈、枝/稈生物量比升高,表明生物量分配更多地向葉和枝傾斜。鉤梢麻竹商品竹葉數(shù)量較全梢麻竹增加29.68%,且發(fā)生部位明顯降低,鉤梢后冠層下部商品竹葉數(shù)量增加79.73%,中部商品竹葉數(shù)量增加25.81%,降低了采摘高度。在鉤梢后的一個生長季內(nèi),鉤梢影響了麻竹立竹資源利用策略,表現(xiàn)為枝與葉之間關(guān)系的變化,但隨鉤梢年限的增加其變化規(guī)律如何尚需進一步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文檔 > 林業(yè) > 正文

麻竹枝葉生長對鉤梢的響應

林業(yè)科學研究 頁數(shù): 7 2015-04-15
摘要: 為了解冠層生物量積累、分配及枝葉大小對麻竹立竹受營林措施干擾(鉤梢)后的響應,對不同竹齡全梢、鉤梢麻竹地上構(gòu)件生物量、生物量比、單葉特征、大小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商品竹葉數(shù)量進行了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麻竹立竹地上現(xiàn)存生物量分配格局為稈>枝>葉。葉生物量、葉/枝和葉/稈生物量比為2年生>3年生>1年生。隨著竹齡的增加,枝、稈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枝/稈生物量比總體上呈增加的趨勢。2年生和3年生立竹枝、葉生物量分配比例顯著高于1年生立竹,稈生物量分配比例顯著小于1年生立竹。此外,隨著竹齡的增加,立竹減少了對08 mm枝生物量的分配,增加了對8 16 mm、16 mm以上枝生物量的投入,以提高空間拓展能力,截獲更多光資源。鉤梢強烈影響了生物量分配格局,顯著減小了麻竹立竹枝、葉、稈、地上生物量。鉤梢后麻竹立竹增加了枝、葉生物量分配比例,減少了稈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同時提高了單葉葉面積和單葉干質(zhì)量,增加了8 16 mm、16 mm以上枝生物量分配比例,減小0 8 mm枝生物量分配比例,以權(quán)衡枝葉的生長,提高立竹對環(huán)境的適合度。鉤梢后立竹葉/枝、葉/稈、枝/稈生物量比升高,表明生物量分配更多地向葉和枝傾斜。鉤梢麻竹商品竹葉數(shù)量較全梢麻竹增加29.68%,且發(fā)生部位明顯降低,鉤梢后冠層下部商品竹葉數(shù)量增加79.73%,中部商品竹葉數(shù)量增加25.81%,降低了采摘高度。在鉤梢后的一個生長季內(nèi),鉤梢影響了麻竹立竹資源利用策略,表現(xiàn)為枝與葉之間關(guān)系的變化,但隨鉤梢年限的增加其變化規(guī)律如何尚需進一步研究。 (共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