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文檔 > 生物學 > 正文

巫山高山移民遷出區(qū)不同棄耕年限對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生態(tài)學報 頁數(shù): 10 2019-05-16 16:41
摘要: 以典型高山移民遷出區(qū)耕地(A1)、棄耕1a(A2)、棄耕5a(A3)、棄耕8a(A4)、棄耕5a生長大量白花銀背藤(R1)為研究對象,采用空間序列代替時間序列的方法,比較不同棄耕年限植物重要值(P)、Margalef豐富度指數(shù)(R)、Shannon多樣性指數(shù)(H′)、Pielou均勻度指數(shù)(J_w)、Simpson優(yōu)勢度指數(shù)(D)、Jaccard相似性指數(shù)(C_j)、Sorenson相似性指數(shù)(C_s)及多樣性閾值(D_v),旨在探究不同退耕年限對植物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的影響。結果顯示,隨棄耕年限增加,群落結構從草本+灌木轉變?yōu)椴荼?灌木+喬木,群落優(yōu)勢物種由喜陽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轉變?yōu)槟完幍亩嗄晟荼?草本層和灌木層植物物種多樣性隨著演替年限的延長而增長,在演替的中后期達到最大值;A2與A3間群落的相似性指數(shù)最大;對不同棄耕年限樣地植被群落多樣性進行評定,都未達到"較好Ⅲ"級別,還需長期的恢復?;謴瓦^程中注意對白花銀背藤的監(jiān)測,防止植物入侵。 (共10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