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南通青年徐驚百、鄒強等20多人,通過駐通東北軍五十七軍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的關系,在該師政治處成立了抗日義勇宣傳隊。宣傳隊在中共一一一師地下工委領導下,采用多種形式,從事抗日宣傳活動。12月以后,宣傳隊隨一一...[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37年10月,南通青年徐驚百、鄒強等20多人,通過駐通東北軍五十七軍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的關系,在該師政治處成立了抗日義勇宣傳隊。宣傳隊在中共一一一師地下工委領導下,采用多種形式,從事抗日宣傳活動。12月以后,宣傳隊隨一一...[繼續(xù)閱讀]
1919年七八月間,蘇州一些青年知識分子自發(fā)組織起來的社團。以張建初、華有文、朱枕薪、龔寶善、陳德征等人為骨干,認為,要做象“人”的人,做象人做的事。人社成立后,結識了陳獨秀、邵力子、蘇愛南等知名人士。他們經常向人...[繼續(xù)閱讀]
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中共蘇魯豫皖邊區(qū)特委開始組建武裝。1938年3月,張光中在沛縣建立起一支100余人的抗日武裝。與此同時,滕縣建立了70多人的抗日武裝;嶧縣組織起200余人的抗日武裝。為了使這些武裝取得合法地位,郭子化、張光中通...[繼續(xù)閱讀]
1938年上半年,徐西北和魯西南各縣大力發(fā)展抗日武裝。6月11日,李貞乾、王文彬等率豐縣、沛縣、單縣、碭山縣部分抗日武裝250余人,進駐豐縣城宣告成立人民抗日義勇隊。6月13日,在徐西北區(qū)委和魯西南特委領導下,豐縣、沛縣、銅北...[繼續(xù)閱讀]
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1938年奉命由晉西南出發(fā),12月27日到達微山湖以西豐縣、單縣邊境一帶,改稱蘇魯豫支隊。下轄三個大隊,3000余人?!疤K支”到湖西后,先后殲滅偽軍王獻臣部800余人,偽軍金嘯虎部主力1000余人,并使偽軍...[繼續(xù)閱讀]
1939年冬,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旅改為黃河支隊,彭雄任支隊長。下轄3個團,近5000人。1940年6月,黃河支隊奉命到湖西地區(qū)接替蘇魯豫支隊防務,同日偽頑軍進行了英勇斗爭。1941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指示,黃河支隊改編為一一五師教導第四旅...[繼續(xù)閱讀]
八路軍山東軍區(qū)為及時掌握膠濟、津浦、隴海等鐵路線上日軍調動情況,以粉碎敵人進攻,保衛(wèi)山東解放區(qū),于1942年春,在青島、濟南、徐州、連云港分別建立情報站。徐州情報站有10余人,并配有電臺一部。為便于開展工作,防止發(fā)生意...[繼續(xù)閱讀]
1938年12月,中共山東分局和八路軍山東縱隊根據中共中央關于要在津浦路以東、隴海路以南,長江以北廣大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的指示,派支隊司令員鐘輝等從山東沂水縣岸堤鎮(zhèn)到達邳縣,與邳縣、睢寧縣、銅山縣黨組織負責人研究確定...[繼續(xù)閱讀]
1939年6月,由淮陰縣抗日義勇隊、漣水縣獨立營及抗日義勇隊、淮安縣民眾抗日自衛(wèi)隊等地方武裝在漣西成集合編。1939年12月,與第九團合編為八路軍蘇皖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第三梯隊,對外番號為淮河大隊。...[繼續(xù)閱讀]
1939年4月成立,前身為東海、灌云、沭陽三縣人民自組的抗日游擊隊。下轄4個營,主要活動于東、灌、沭地區(qū)。同年9月,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游擊支隊更名為八路軍蘇皖縱隊隴海南進支隊。1940年6月,重新編入南進支隊第二團。...[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