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簡潔的青銅器形與繁復的裝飾手法奇異的獸面紋飾的完美結合是受熱面積最大的古代烹飪器具這件商晚期的分襠銅鼎,雙耳直立,口向外侈,直沿,束頸,鼓腹,腹底承接三個柱足。頸飾夔(kuí)龍紋①,腹飾大獸面紋,以云雷紋②填底,足...[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古樸簡潔的青銅器形與繁復的裝飾手法奇異的獸面紋飾的完美結合是受熱面積最大的古代烹飪器具這件商晚期的分襠銅鼎,雙耳直立,口向外侈,直沿,束頸,鼓腹,腹底承接三個柱足。頸飾夔(kuí)龍紋①,腹飾大獸面紋,以云雷紋②填底,足...[繼續(xù)閱讀]
巴族青銅文化的代表獨一無二的造型漢水源于寧強縣,流經漢中盆地和安康地區(qū),經鄂西北達漢口入長江。在漢水上游兩岸,文物考古資料顯示,它是我國古代西部南北文化重要的匯聚區(qū)。在漢中地區(qū)秦巴山區(qū),特別是巴山區(qū),帶有巴、壩...[繼續(xù)閱讀]
巴族文化的遺存特殊的青銅禮器這種器物為一彎月形青銅制品,似鐮刀狀。有用于加柄的銎(qióng,安木柄的孔)。該器物出土于陜西省城固縣龍頭鎮(zhèn)上街南側的一個土包,因農民在土包上取土而發(fā)現(xiàn)兩批青銅器。像這樣的鐮形器共出土了...[繼續(xù)閱讀]
從穿索陶壺演變來的酒器反映了商末周初貴族嗜酒的歷史青銅壺在商周時代是盛酒器,這件貫耳銅壺的造型比較獨特,細口,體長腹深,頸部對稱部位有一對上下貫通的耳,與下面圈足上兩孔的位置相對應。這種穿孔有什么用處呢?原來在...[繼續(xù)閱讀]
游牧民族的日常用具草原文化的歷史遺存刀,單面?zhèn)热械呐潮?屬于衛(wèi)體即防身兵器。商周時刀的使用并不太多,只是到了商代晚期出現(xiàn)了柄部有裝飾的短刀。動物形象是商周時期活動于陜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一...[繼續(xù)閱讀]
造型生動形象的實用器物草原民族的生活用品古代舀水、舀湯、舀酒都用勺。早期的勺都帶柄,勺體部分也稱作斗。勺柄有長短、寬窄之別;勺有圓、橢圓之分;材質有竹、木、銅、鐵的不同。一般說來舀水的勺柄短,斗大,舀湯和酒的勺...[繼續(xù)閱讀]
吉祥的象征少見的酒具商高23.6厘米,直徑24.5厘米,腹深19.5厘米,重5.65公斤1965年陜西省綏德縣墕頭村出土這件銅瓿(bù)器壁較薄。頸部飾弦紋,肩部高浮雕羊首三個,羊首之間飾夔龍紋,腹部為饕餮紋并間飾夔龍紋,均用細云紋填地,圈足為...[繼續(xù)閱讀]
權力和威嚴的象征出行的儀仗用器商長22.1厘米,刃寬13.7厘米,重0.6公斤1964年陜西省城固縣五郎廟出土鉞(yuè),是由斧發(fā)展而來,在商周時期是用于劈砍的兵器。據(jù)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可知,鉞除用作兵器外,還有著象征王權、用于祭祀等...[繼續(xù)閱讀]
神秘怪誕的原始宗教飾物商代方國民俗文化的見證商人面具高16.4厘米,寬15.3厘米1976年陜西省城固縣蘇村出土1976年在陜西城固蘇村的一個直徑約1.3米的深坑內,發(fā)現(xiàn)了兩件被考古學家稱為罍的容器,在這兩件罍內及周圍出土了距今三千...[繼續(xù)閱讀]
寓意美好的青銅酒具商代青銅造型藝術的代表作侈口,兩柱,獸首銴(pàn),三棱錐足,器底略向外鼓,兩柱端各飾一高冠風鳥。鳳作站立狀,高冠豎起,圓目鼓睜,舉目遠眺,渾圓矯健的身姿,蘊含著生命的氣息與活力。斝腹部的紋飾分作上下兩...[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