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澤申克,53歲,銀匠。汪青秋達,43歲,銀匠。這是另一家銀匠,他們有三個兒子,老大拉木秋三克,27歲,上過6年小學,11歲時學藝。老二秋吉申克,23歲,也是小學畢業(yè)后學手藝。老三,15歲,還在上學。現(xiàn)在這個家族有銀匠4人,其中汪青秋達特別...[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當澤申克,53歲,銀匠。汪青秋達,43歲,銀匠。這是另一家銀匠,他們有三個兒子,老大拉木秋三克,27歲,上過6年小學,11歲時學藝。老二秋吉申克,23歲,也是小學畢業(yè)后學手藝。老三,15歲,還在上學。現(xiàn)在這個家族有銀匠4人,其中汪青秋達特別...[繼續(xù)閱讀]
嘎瑪鄉(xiāng)隆宗村有銅匠1家、銀匠1家、石匠3家、唐卡畫匠4家。其岑家三兄弟都是銅匠。其岑,49歲,小學畢業(yè),13歲時跟父親學習“打菩薩”手藝。其岑的家族是銅匠世家,祖爺爺多嘎是銅匠,爺爺南幾是銅匠,父親嘎農(nóng)也是銅匠。其岑有兩個...[繼續(xù)閱讀]
索拉多布拉,76歲,擅長鍛銅工藝和銀工藝,包括佛像鍛造、寺廟建筑的銅工藝裝飾、宗教法器、日常生活用品等。索拉多布拉是在解放前學的鍛造銅佛像手藝,“文革”期間就不讓做了,之后以打制器皿及生活用品為多。工作方式一般是...[繼續(xù)閱讀]
多吉次旺,日喀則扎西吉彩銀匠,主要從事鏨花工藝,是該地區(qū)最優(yōu)秀的鏨花師傅。多吉次旺的父親是銅匠,是日喀則鍛造佛像的名師,他的叔叔雍宗也是優(yōu)秀的鏨花師。多吉次旺小時候曾跟叔叔雍宗學習鏨花,悟性很高,進步也快,為他日后...[繼續(xù)閱讀]
一、碗壁銀坯的制作先將銀片打薄,再根據(jù)木碗尺寸剪成圓形銀片壓入木碗內(nèi),并與木碗的內(nèi)壁打?qū)嵸N牢,將銀片由碗口反包,不斷錘打,使銀片與木碗坯面貼緊,一邊打一邊收,在木碗的外口沿處壓凹,變換著鐵砧錘打,使銀片向后延展收縮...[繼續(xù)閱讀]
一、壺體的制作剪出一塊銀片畫出直徑12cm的圓,圓的外圍留出1.5cm,并順著圓畫出壺頸的流口,高約4cm,然后打出約1cm的高度,并起立邊,再把多余的銀邊剪掉。錘打起立邊要依著原來的圓心打,壺頸處要依著圓順出去,這樣才能保證壺的端正...[繼續(xù)閱讀]
先將銀板剪成圓片,從銀碗里側(cè)反復(fù)錘打,收成圓弧形,退火后從口沿1.5cm處往里一圈一圈地鍛造,不斷接近所需的線形。多吉次旺鏨刻酥油燈碗花形工藝流程:(1)先將四個花形開光定位,用鉛筆畫好基本形,用細鏨刻一遍紋樣的輪廓線之后...[繼續(xù)閱讀]
大龍壺柄下料。把銀板剪成瓜瓢形,錘打分成兩部分,手柄處按直線排打,圓形處從圓心一圈一圈地打向圓邊。將手柄處打成圓弧狀,左右起立邊,包裹成瓢把形。從里側(cè)錘打圓弧處,使其凹陷。大銀壺采用銀板圍焊成型,先剪出搭扣,對搭焊...[繼續(xù)閱讀]
剪出所需尺寸的紫銅板,剪燕尾搭扣對縫合焊成桶形,從中間向上收口塑型。反復(fù)退火收口,用長錘從里側(cè)將銅壺的肩部棱條打凸起鼓,從外面鍛造收小銅壺的頸部,強調(diào)肩部與頸部的交界線打清晰,肩部臺階打出圓弧形,并向下收小打出弧...[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