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外譯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對“戲劇”和“中國戲劇”的定義和范疇的界定。中國戲劇理論史上第一個關(guān)于戲曲或戲劇的概念界定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所下的定義。他說,“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②“必合言語、...[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中國戲劇外譯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對“戲劇”和“中國戲劇”的定義和范疇的界定。中國戲劇理論史上第一個關(guān)于戲曲或戲劇的概念界定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所下的定義。他說,“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②“必合言語、...[繼續(xù)閱讀]
一個民族如果要生存、發(fā)展和興旺,不但要依靠其強大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還取決于其富有生機的文化活力。因此,文化活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要素之一,也與民族的興亡休戚相關(guān)。戲劇的對外譯介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進行交流、...[繼續(xù)閱讀]
每一種形式的藝術(shù)傳播都是在一定的動因支配下進行的,中國戲劇的外譯也不例外。促使中國戲劇外譯傳播的主要動因表現(xiàn)在文化的推動、政治的需求、民俗的根脈和經(jīng)濟的驅(qū)動等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或單獨發(fā)揮作用,或相互交融、...[繼續(xù)閱讀]
就中國戲劇外譯的主體——譯者而言,中國戲劇外譯的形式可分為:本土譯介、海外華人譯介和外國譯者譯介三種形式。(1)中國本土譯介形式,指以漢語為母語,具有較強雙語基礎(chǔ)能力,并了解異域文化的中國譯者所進行的戲劇翻譯。這些...[繼續(xù)閱讀]
自紀君祥的元雜劇《趙氏孤兒》最早于1733年由法國傳教士馬若瑟翻譯成法文文本至今,中國戲劇的外譯傳播與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8世紀至19世紀;第二階段是20世紀上半葉;第三階段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第一階段...[繼續(xù)閱讀]
有史以來,歐洲人就一直渴望了解中國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渴望了解中國獨特的文明文化。早在羅馬帝國時期,一些來華的外國商人就喜歡攜帶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產(chǎn)品回國。這些物品還一時被視為奢侈品,流行于歐洲的上流社...[繼續(xù)閱讀]
如果從1735年元雜劇《趙氏孤兒》的第一個法譯本在《中華帝國通志》刊發(fā)之時算起,法國對中國戲劇的譯介和接受已經(jīng)有長達28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16世紀,歐洲上層社會對中國戲劇文化就極為推崇。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這種興趣...[繼續(xù)閱讀]
與法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早期英國對中國古典戲劇譯介的熱情并沒有像法國那么高漲。自從中國元雜劇《趙氏孤兒》傳入英國后,中國戲劇在英國的譯介傳播并未出現(xiàn)十分繁榮的景象。美國學者白之在《元明戲劇的翻譯和嬗變:困難...[繼續(xù)閱讀]
中國戲劇在德國的發(fā)軔之初,其突出的表現(xiàn)是代表著元代戲劇創(chuàng)作最高水平的元雜劇深受德國民眾的歡迎。中國戲劇作品在18世紀首次進入德語地區(qū)是以翻譯元雜劇《趙氏孤兒》作為標志的。1747年,杜赫德(DuHalde)的法文版《中華帝國通...[繼續(xù)閱讀]
中國戲劇第一次登上美國舞臺是在1767年1月16日。當年由英國人亞瑟·墨菲改編的中國元雜劇《趙氏孤兒》在美國費城的索思沃克劇院(SouthwarkTheatre)上演,英文劇名為TheOrphanofChina:ATragedy。雖然墨菲所譯的《中國孤兒》與紀君祥的原作相...[繼續(xù)閱讀]